本报讯截至5月23日,河钢唐钢自主研发的智能检测技术已在液体铸造天车上成功应用2个月,满足生产所需,运行状况良好。这是河钢唐钢推进智能制造的又一可喜成果。
国内冶金行业天车系统受生产和环境制约,之前主要通过“五感”(形、声、闻、味、触)和专用仪表方式点检,对于钢丝绳等关键易损部件无法实现实时监控,继而造成维修成本增加;液体铸造天车属大型天车设备,点检难度更大。今年初以来,河钢唐钢创新设备智能化管理模式,借助数字化、信息化技术,首次在国内液体铸造天车上应用智能检测技术。
为建立全面掌控液体铸造天车运行状态的智能检测系统,河钢唐钢以此前钢丝绳监测技术在矿山行业广泛应用的经验为基础,克服冶金现场高温、粉尘、电磁干扰等不利因素,创新采用光纤电缆解决电磁干扰问题,并且对钢丝绳传感器进行了优化改造,优化改造原设计接线端子,便于钢丝绳更换时传感器的拆装。天车智能检测系统的建立,可实现重点部位检测,方便正确评价设备实际劣化趋势,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管理的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同时有效提高天车运行效率,降低人工和备件成本,每年预计可降低天车维护成本85万元。 (温明袁倩梁志刚)
《中国冶金报》(2021年5月26日02版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