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产铌钢首破1亿吨 ——2024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年会暨中信-CBMM R&D项目报告会侧记
记者 夏杰生"2023年,中国含铌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占粗钢比例首次突破10%,吨钢耗铌铁43克,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这是2024年3月26日-27日在京召开的"2024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年会暨中信-CBMM R&D项目报告会"透露的信息。中信集团副总经理曾琪,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巴西矿冶公司总裁Rica...
记者 夏杰生"2023年,中国含铌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占粗钢比例首次突破10%,吨钢耗铌铁43克,均创历史最好水平。"这是2024年3月26日-27日在京召开的"2024中信微合金化技术中心年会暨中信-CBMM R&D项目报告会"透露的信息。中信集团副总经理曾琪,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巴西矿冶公司总裁Rica...
2021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能源发展改革工作至关重要。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能源安全风险不容忽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任务艰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
边恒然 刘毅"十四五"时期,区域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地处"两个前沿",面临的外部风险挑战更为直接。当前,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建设,可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面临的问题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一体化具有明显区位优势,对宏观经济发展的促...
本报讯 7月2日,中国科协正式发布2023年"科创中国"系列榜单,中冶京诚2项成果荣登"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其中,"460mm直弧型特厚板连铸技术"入选先进材料领域先导技术榜单,"转炉一键炼钢技术"入选绿色低碳领域先导技术榜单。至此,中冶京诚已经连续两年入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科创中国"先导技...
2024年8月8日,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钢铁行业炼钢工序极致能效专题技术对接会" 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成功召开。会议以"百炼成钢 绿智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炼钢行业140余名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参加。领导致辞张永杰|中国钢铁工业协...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徐可可 报道记者 顾学超 摄影今年初以来,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出现阶段性失衡,短期内市场快速下行、大幅波动,钢铁行业运行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面对行业运行的严峻形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杨凯 报道图片由中国金属学会提供8月1日,以"汇聚青才、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在江西省赣州市召开,首届"碳中和"冶金青年科学家沙龙也于同期举行。与会专家和青年科技工作者聚焦冶金与金属材料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新兴研究方向,共同分享和探讨...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杨悦 报道记者 顾学超 摄影"对于钢铁行业来说,在扩大内需和供给侧改革统筹结合的过程中,所有相关的市场主体要尽可能形成高水平定制化解决方案。目前市场并没有现成的可以高效对接新质生产力需求的可行蓝图,各行业需充分领会中央精神,调动所有支持因素,形成高水平定制...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樊三彩 报道记者 顾学超 摄影当前,钢铁行业从"增量发展"阶段进入"存量优化"阶段。"当企业不再追求规模发展的时候,势必要追求品质,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过程、一种趋势。"在7月30日钢协六届七次常务理事会议期间,钢协副会长,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于勇接受《中国冶金...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赵萍 报道记者 顾学超 摄影"改革没有旁观者,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特别是我们在座的各位。"7月31日,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张海登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八次理事(扩大)会上发表讲话时透露,下一步将就影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布局规划问题、长流程与短流程炼钢精准分类管...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刘加军 报道2022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整体又一次进入下行周期,2023年形势更加严峻。面对钢铁业长周期结构性调整,如何走好未来钢铁之路?"目前钢铁行业正处于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第6次下行周期,钢材供强需弱的局面将长期存在,行业利润率可能继续下滑。我认为,坚持'四化'(...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樊三彩 报道记者 顾学超 摄影预计实现利润总额53亿元,同比增长10%;上交税费109.77亿元,同比增长15%,分别在行业92家企业中排第6位、第5位(截至2023年11月底)……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钢铁寒冬",包钢集团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进中提质的高分答卷。包钢做对了什么?"正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2021年4月23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地位更加巩固,...
近期,多家钢铁企业相继召开了下半年工作部署大会,分析当前行业挑战,明确企业战略方向,动员全体员工凝心聚力,共克时艰。具体情况整理如下--中国宝武7月26日,中国宝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央企负责人研讨班精神,2024年半年度工作会议暨强化算账经营深化整合协同现场推进会,在宝钢股份梅钢...
为落实中国铸造协会工作要求,推进落实5月9日"全国轧辊行业高层座谈会"有关"轧辊企业互信互助、联合科研攻关,以科技创新推动企业协同发展"的会议精神,中国铸造协会轧辊分会于6月21-23日在江苏凯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全国重点轧辊企业座谈会",中国铸造协会总经济师马宏儒、中钢邢机总经理张英杰、...
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此次全会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召开的一次...
7月12日,陕煤集团召开2024年半年工作会暨2023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通报会,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实集团年度工作会安排,总结分析上半年经营情况,查找问题不足,创新工作举措,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转变观念,奋力攻坚,决战决胜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以实干实绩不断开创集团高质量发展新...
今年以来,北京市上下围绕"一个开局""两件大事""三项任务",突出抓新开、抓续建、抓增量、抓储备"四抓"工作路径,紧扣落好"五子"推进重大项目建设,重改革、优服务,上半年北京市投资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提质,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3.7%;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直接支撑经济增长的建安投资...
何立胜新型工业化是以科技变革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底色,以可持续发展为内在要求,新科技向各产业、各领域广泛渗透融合、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业化道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区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工业化过程,也不同于以往传统工业化道路,蕴含着新内涵、新特点、新要求。新型工业化具有强...
本报首席专栏作家 贺宗春新春伊始,各省市多以"新春第一会"形式拉开新一年工作大幕。根据公开报道,除少数省市以解放思想、作风建设为主题外,绝大部分以"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开工""推进科技创新"等为主题,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营商环境优化、招商引导、产业升级作为新一年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