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工程院建院 30 周年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强调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丁薛祥出席院士座谈会并讲话在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致以热烈祝贺,向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
习近平致信祝贺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强调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丁薛祥出席院士座谈会并讲话在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致以热烈祝贺,向全院院士和广大工程科技工作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 2030年前后适时启动中部地区核电项目前期及工程建设工作]在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顾问舒印彪表示,中国中部地区位于能源供应的末端,水电资源已开发,在运煤电机组多,风光资源不具备基地型开发条件,核电成为实现能源可持续供应和替...
[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 核电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功能定位是基础保障和关键支撑作用] 在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顾问舒印彪表示,核能是低碳能源,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仅约12克/千瓦时,同时具有装机容量大,运行稳定可靠、换料周期长等特点,具备较强的频率和电压调...
[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 着力"造天车、修天路、筑天网"]"得益于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低空经济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越滚越快。"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向锦武在接受专访时表示。随着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把"发展低空经济"作为我国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
[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 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可开发潜力大] "香港绿色科技论坛2024"是"香港绿色周"的开幕活动,并于2月26日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在论坛上表示,我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可开发潜力大,100米高度的风能资源技...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 中国数据库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12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在北京表示,中国数据库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国内数据库社区进一步可持续发展需加强数据库核心技术研发,建立完善的国产开源数据库生态,打造植根于国内的开源数据库根社区,加强专业数据库技术人才培养。(证券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 抓紧开发与储备多路径的船海动力变革技术]在12月22日举行的海上院士讲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以"船海动力能源变革"为主题发表演讲。黄震提出,碳中和目标下,碳减排是航运业的重大关键问题。通过电力零碳化和燃料零碳化,船舶动力能源变革的三条路径为电驱动船舶、可再生燃料船舶...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 光电智能计算芯片迎来历史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表示,摩尔定律增长速度已经放缓近5年,算力从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撑转变为制约因素。而光电智能计算芯片迎来历史机遇。大规模可重构光电智能计算,有望推动人工智能算力的颠覆性提升。资讯监督: 刘奕17...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 数据基础设施网络安全要从使用侧向供给侧转型]11月2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在2023全球数商大会上表示,数字经济需要基础设施,网络安全是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第一要务,30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如何保障网络安全。当下出现一个新潮流,网络安全正在从使用侧向供给侧转型,我们不需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王明庥逝世,享年91岁]11月19日,南京林业大学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世界著名林木遗传育种学家、中国和世界杨树遗传改良和育种领域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原校长、我国著名林学家、林业教育家王明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
[河南成立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 两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纲]河南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成立会议在郑州举行。省委书记楼阳生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主任干勇,中国工程院院士、省委决策咨询委员会执行主任刘炯天颁发聘书。楼阳生说,希望委员会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优势,以前瞻30年的眼光,聚焦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 汽车行驶速度会有类似高铁一样的飞跃]11月3日,在上海市嘉定区召开的2023中国汽车软件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钟志华表示,车路协同需要硬件与软件的互动。 "汽车行驶速度会有类似高铁一样的飞跃。"钟志华说,汽车整车构型出现颠覆性变化,首先要有硬件支撑。从...
[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 非常规气是我国天然气重要接替资源]10月1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联合非常规能源研究中心特聘高级专家康玉柱在第十三届亚太页岩油气暨非常规能源大会上表示,我国天然气市场已进入高速增长期,未来还将有10-15年的稳健发展阶段,增速由高转至中高。非常规气是我国天然气的重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 预计2030年智能计算年耗电达到5000亿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在中关村论坛上表示,预计2030年智能计算年耗电达到5000亿度,占发电总量5%,算力与能耗将是"东数西算"工程的关键。大模型算力需求每3、4个月翻一番。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南平: 建议重点发展光伏、绿氢、大规模长时化学储能,中国工程院院士、苏州国家实验室主任徐南平在2023中关村论坛上表示,零碳能源是碳中和的基石与先导,零碳能源成本是国家竞争力和行业减排新技术应用的主要推动力。建议重点发展光伏、绿氢、大规模长时化学储能三大标杆技术,构建光电...
近期,中国工程院干勇院士科研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工程科学》撰文,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梳理了国内外新材料产业政策,围绕未来新材料发展战略需求,提出了新材料强国战略总体发展思路、强国特征和发展目标。文章明确提出,先进建筑材料主要发展方向为极端环境...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孙正平"将来研发的一定是节省资源、节省能源,减少甚至没有有害排放,而且是高质量的,能满足我们未来发展需求的新型钢铁材料。因此,这些钢材本身必须具有高质量、高性能、减量化、低成本、长寿命、易循环等特点,而它们的生产过程一定是低排放、低消耗、节约型的。随着社...
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徐匡迪21日在“全国钢铁行业庆祝建党10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视频演讲时表示,尽管中国钢铁年产量达到10亿吨级,但钢铁业所面临的气候、环境挑战甚至比当年的“提高产量”“成为世界钢铁大国”等还要大。建国以来,中国钢铁业经历了从“缺铁少钢&rdqu...
6月2日,中国工程院网站发布"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进入第二轮评审候选人名单"。据悉,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第一轮评审,共有235位候选人进入第二轮评审。在钢铁冶金领域,中南大学姜涛、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李红霞、燕山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张福成、武汉科技大学张一敏、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曾滨、...
新华财经银川5月7日电 (记者苏醒、于瑶)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在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召开的2021中国能源金三角“十四五”区域协同发展论坛上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历史责任、发展阶段、应对能力都不同,“碳中和”并不是实现“绝对零排放”,应全面理解、稳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