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对宏观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展新质生产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等方面作出重要新部署。

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改善,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呈现增长较快、结构优化、质效向好的特征,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企业经营压力较大,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国内大循环不够顺畅,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开局良好、回升向好是当前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和趋势。

一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96,2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比2023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同比增长3.3%、6.0%和5.0%。国民经济开局良好,工业回升、服务业整体向好恢复。但同时,现阶段我国经济恢复仍存有诸多隐忧,尤其是消费的恢复不如生产、有效需求不足、产能利用率低等,经济稳定向好基础尚不牢固。

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

会议指出,要靠前发力有效落实已经确定的宏观政策,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及早发行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加快专项债发行使用进度,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确保基层“三保”按时足额支出。要灵活运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工具,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从近日财政部公开的2024年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来看,一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逼近7万亿元,同比增长2.9%,这远高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2.3%)。可以看到我国经济实现良好开局离不开积极财政政策发力。下一步,财政部将重点从六个方面持续发力,包括统筹用好相关国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工具,带动扩大社会有效投资等,支持扩大国内需求。预计财政逆周期调节将持续发挥积极效果。

货币政策方面,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正在逐步发挥作用,接下来预计将在稳增长方向持续用力,精准有效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更加注重做好逆周期调节,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信贷合理增长、均衡投放,保持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积极扩大国内需求

会议指出,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落实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要创造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要。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持续释放消费和投资潜力。

今年3月,国务院已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该方案明确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具体方案和配套政策。此后,相关部门先后出台配套政策。4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以标准提升牵引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目标到2025年完成重点国家标准制修订294项,有力支撑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商务部等14部门印发《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共计5方面22条,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和家装厨卫“焕新”。预计随着各项促销费措施的相继落地落实,未来我国居民消费潜力将得到持续释放,消费整体情况有望逐步好转。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会议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运用先进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国各地加快培育新动能、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遵循。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发展,对要素配置的要求也是不一致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每个板块的要素构成条件、资源禀赋基础条件都不同,不是所有地区都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条件。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找到符合各地自身发展的路径,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地方在区域分工和产业分工的基础上统筹发展各类产业,防止“一哄而上”,避免资源浪费和要素低效率配置,甚至是产能过剩。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各地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对地方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提出新挑战。现阶段,我国正在扎实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区域原始创新能力将得以提升、区域产业创新步伐将有所加快、区域科创资源也将得到进步整合,这些都将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关键支撑,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

会议强调,要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住房的新期待,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抓紧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

开年以来,多地密集出台楼市支持政策,通过取消限购、放宽落户限制、优化认贷政策和公积金政策、推出“以旧换新”等举措,持续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不断推进住房潜在需求释放,提振房地产市场活跃度,对房地产市场形成了有效支撑。下一步,预计各地将继续“因城施策”调整优化楼市支持政策,在解决好当前房地产市场暴露的风险的同时,提升居民住房消费意愿和能力,进一步修复房地产市场预期,逐步推进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构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和高质量发展。

深入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

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方案,确保债务高风险省份和市县既真正压降债务、又能稳定发展。

近年来,中央对地方债务“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原则一再凸显。2023年7月中央提出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此后各项化债举措逐步落地,取得了积极成效。今年以来,各地继续推进一揽子化债措施,持续“控增化存”。同时,考虑到2024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政策面多次强调化债和发展的统筹兼顾。3月,国务院召开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工作视频会议,再度聚焦地方化债工作,传递出了将地方化债工作视为攻坚战、持久战,坚定在高质量发展中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强烈信号。其中,城投平台作为隐性债务的主要借方,是此轮化债中的重中之重。开年以来,城投债发行呈持续收缩趋势,城投债发行只数与发行规模大幅缩减。2024年一季度,新发城投债债项规模16,053.51亿元,发行规模同比减少8.24%,城投企业新增融资明显回落。城投平台数量持续压缩。自2023年以来,已有不少地方城投公司陆续退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职能,并积极寻求转型。随着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的优化和支出压力的缓解,“控增化存”政策背景下的城投平台市场化转型或将提速。

资讯编辑:贾金菲15649053820

资讯监督:林颖17739761747

资讯投诉:田甜15981879377

最新相关

海外矿业投资这四大风险不得不防

7月3日,国内矿业巨头紫金矿业发布了关于上交所下发的《2022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的回复公告,称"公司近年来大额对外投资以获取金、铜、锂等重要矿产资源为目的,或者围绕主营业务产...

CCER签发重启后首批方法学解读

CCER签发重启后首批方法学解读

赵禹程为规范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实施、审定和减排量核算、核查工作,2023年10月24日,生态环境部根据《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制定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方法学 ...

河南铝行业如何应对CBAM?

根据2023年5月生效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从2026年起,14种出口到欧盟的铝产品将被征收碳关税。2023年,我国对欧盟出口的铝产品总量为68.9万吨。按此出口量推算,每年将产生约4.5亿欧元的碳...

5月钢材出口缘何仍近千万吨?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5月,我国出口钢材963.1万吨,环比增长4.4%,同比增长15.3%,增速有所回落;均价783.7美元/吨,环比提高0.8%,同比下降15.0%。1月-5月份,我国累计出口钢材4465.5万吨,同比增...

上市钢企股价保卫战持续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记者 樊三彩 报道8月2日,山东钢铁(600022)发布公告称,截至2024年7月31日,公司已累计回购股份9497万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8877%,购买的最高价为1.35元...

"世纪大收购"仅差"临门一脚"?

"世纪大收购"仅差"临门一脚"?

英国当地时间4月24日,英美资源集团(AAL)发布声明称,已收到必和必拓(BHP)"主动提出的、不具约束力的、高度附带条件的合并提议"。必和必拓报价310亿英镑。仅在一天后,英美资源就果断拒绝这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