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车路云一体化"催生自动驾驶赛道回暖,智驾产业链集体奔赴IPO

随着工信部等五部门官宣“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二级市场车路云板块持续高涨。

7月3日,工信部在回答相关问题时特别提到,促进多场景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结合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等需求,因地制宜开展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试点。

“‘车路云一体化’中车端的基础是单车智能,在此基础上,赋予车端5G、C-V2X直连通讯的能力,才能形成‘车路云一体化’的闭环发展。”有业内人士表示。

在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宁看来,车本身是整个车路云网图建设的核心。“我们的目标是积极发展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示范,计划在未来两年部署超过万台自动驾驶车。”孙宁透露。

相关政策的出台无疑将加快智驾商业化落地的步伐,同时也进一步催热自动驾驶等相关赛道。据财联社记者初步统计,今年上半年,共12家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动作频频。其中,既有地平线、黑芝麻等智驾芯片供应商,也有Momenta、小马智行等智驾解决方案供应商,还包括如祺出行等Robotaxi运营商,几乎涉及自动驾驶全产业链。

6月17日,证监会披露了关于Momenta Global Limited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这意味着Momenta已获准赴美IPO。据悉,Momenta有望通过此次IPO筹集2-3亿美元资金,预计最早于今年完成上市。在此之前的6月12日,二次递表的黑芝麻智能通过港交所聆讯,距敲钟仅一步之遥;而涉足Robotaxi运营的如祺出行,则计划于7月10日正式登陆港股市场。

从初步统计结果看,港股也成为众多智驾“独角兽”的IPO首选地。行业人士分析,相较于A股,赴港上市更有利于智驾初创公司把握国际市场机遇,获得更多的融资渠道和业务开拓机会,谋求更多海外市场发展的可能。

以纵目科技为例,其2022年11月申请科创板上市,未能成功;2023年9月27日,纵目科技宣布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第二次闯关IPO“折戟”。今年3月28日,纵目科技转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同时,部分智驾公司此前登陆美股后反响不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市目的地的选择。其中,文远知行虽在去年8月便已完成境外上市备案,如今距离备案到期时间渐近,但仍不见其有任何进展;在2023年2月赴美上市的禾赛科技发行价为19美元,如今股价已经跌至4.55美元,跌幅高达76%。而在2023年12月上市、同为激光雷达企业的速腾聚创,发行价为43港元,股价最高点达到了137.5港元。

“有许多公司想趁着港股智驾估值锚较高,抓紧完成上市和资方退出。”上述行业人士分析表示。

不过,尽管港股展现出了对智驾企业的友好态度,以及政策端不断释放出的利好重新唤起资本市场对自动驾驶赛道的关注外,根本上看,当前行业内部普遍面临的资金短缺和业绩亏损问题,才是智驾企业争相寻求IPO的关键推手。“亏损是这些自动驾驶企业选择上市的一个原因。”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表示。

以国内智驾芯片供应商地平线为例,其于今年3月递表港交所。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地平线收入分别为4.67亿元、9.06亿元和15.51亿元,连年同比增长,且拥有超70%的毛利率,但三年间累计经营亏损仍仍超50亿元。

尽管自动驾驶企业普遍面临盈利挑战,但通过上市,可以获得资金支持,推动技术发展和商业化进程。“自动驾驶极为烧钱,这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资金支持研发和市场推广,上市可以开辟必要的融资渠道。”张孝荣表示。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