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强化高速道路、口岸运输、铁路站车督查,压实交通运输防疫责任

11月1日傍晚,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图们北站,一列列高铁呼啸而过。迎着零下2℃的寒风,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组组长再次来到出站口:“是否对旅客的健康码、行程码、48小时核酸检测结果‘应查尽查’?”“是否告知旅客防控要求?”“目前缺乏医疗物资吗?”

查看扫码测温区的工作记录后,组长又走进防护服更换区域,“在上午的检查中,我们发现工作人员穿、脱防护服在相同地点,消杀的频率偏低,存在感染风险,当场要求整改。”他介绍,这次“回头看”时,防护服穿戴区和脱离区已严格区分,相应的操作程序、消杀要求贴在醒目位置,“后续还会跟进检查,容不得半点马虎。”

为遏制疫情扩散风险,图们市纪委监委全员出动,成立14个监督检查组,到各街道、口岸、高铁站等开展督查。针对跨地区物流车防控风险较大问题,要求交通部门对入境物流车辆做到全覆盖消杀,同时在各卡口设立临时核酸检测点、隔离区,对司乘人员做到下车即检、闭环管理,实现“人物同防”。

10月17日以来,国内出现多点散发本土疫情,快速波及多地,一些感染者有经航班、铁路等途径跨地区活动的轨迹,因交通场站的人员密度高、流动性强,疫情扩散风险仍在加大。纪检监察机关主动作为,聚焦高速道路、口岸运输、铁路站车和交通一线工作人员等防控风险点强化监督,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坚决阻断疫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的途径。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铁集团纪检监察组跟进监督,通过约谈提醒、调研检查、提出建议等方式,督促国铁集团扛起责任。纪检监察组向集团所属单位纪委下发通知,要求重视客运站车、货运口岸、建设工地、职工健康防护等铁路防控要点,健全常态化疫情防控监督和突发疫情监督快速响应机制。呼和浩特、兰州等铁路局集团公司纪委工作人员下沉站车一线监督检查,严明疫情防控工作纪律,严查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问题。

陆路口岸和港口码头是“外防输入”必须把好的重要关口。作为对蒙贸易通道和国家一类陆路开放口岸,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甘其毛都口岸是入境我国货运量最大的公路口岸。该市纪委监委紧盯货运通道消杀、检验,通勤人员口罩佩戴、核酸检测、闭环管理等环节,通过查阅台账资料等方式,密切监督对出入境人员、车辆的查验工作,并要求口岸驻地公安、卫生等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对异常情况及时研判、谨慎处置。浙江省玉环市纪委监委“室组街”联动成立5个专项督查组,深入全市港口、码头等,重点监督集中居住区硬隔离、医用废弃物品和生活垃圾处置等情况。

在“内防反弹”方面,为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甘肃省公交建集团纪委监察专员办督促全省各高速公路服务区加强对区内餐厅、加油站等人流密集场所的管控,加强体温监测、双码查验、公共区域通风消杀等工作。针对因核酸检测报告时差、检测点供给不够,司机无法进出高速路网和跨省通行的难点,积极协调区卫健部门,在兰州北、定西、平凉、武威等服务区增设快速检测点。

近日,在山东烟台港客运站、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交通场站,芝罘区纪委监委派出的督查组蹲守查访,围绕下船人员“点对点”转运、进出港旅客“一测两验”、公共场所定时消杀等落实情况加强检查,定期形成情况专报向主责部门反馈,并开展“回头看”促进整改。

在福建厦门,结合航班业务量增加的实际,厦门翔业集团纪委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连日来多次到厦门机场实地督导,检查重点地区抵厦航班的防控工作,确保执行航班远机位落地、专用摆渡车保障、行李货舱内闷杀、重点地区入厦旅客100%核酸采样等要求。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