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77资讯网

本轮全球经济危机的实质,将不会是金融危机,而是财政危机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中,如果出现重大危机,一般要么货币政策放水,要么财政疯狂拉行情,当然还可以两个一起来。

自从次贷危机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的做法是,货币政策疯狂放水,导致资产价格拉升。

同时,财政刺激维度,就是不断发福利,发到昏厥,发成刚需,发到了不得不发的地步,发成了“理所应当”。

这就使得各国的债务都不断堆砌,财政赤字化变得渐行渐近。

专业名词叫财政赤字化,直白点,就是举债发福利,钱不够了就靠央妈洗债。这明显是发达国家的专有开关,那叫玩的一个爽。

而本轮疫情冲击下,财政刺激更加肆无忌惮,各国的财政困局早已到了难以复加的地步了。

也正是因为“难以复加”,所以,要继续这么发福利其实越来越难了。

怎么办?

最好的办法只有一个,福利隐蔽削减,才是全世界的长期趋势,不管之前答应了什么。

也因此,主动拥抱一定高度的通胀,顺便把各种福利偷偷地减去一点,还能够洗债,何乐而不为呢?

现在来看,我们真的应该完全抛弃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2008年次贷危机那种金融危机的假设了。

如今的核心不是金融,而是实体经济全球出问题了,而是全球主要发达国家财政出问题了,这可比金融危机疯狂得多,也更加可怕得多。

金融出问题,还能够用各种腾挪去救,就像奥巴马所作的那样的。

实体和财政危机,怎么救?事实上,怎么救都是错,怎么救都是严重的后遗症。

因为金融危机可能是居民家庭或者企业出问题了,政府还能够出面当作最后的危机管理者调和;现在是实体和财政出问题了,也就是说,政府自己的资产负债表出问题了,谁来为它出面调和?

这才是根本所在!这才是我无数次呐喊大家要注意本轮危机主升浪的冲击!

————————————

可问题是,越是这种情况,发达国家民众更要求原有的福利保障。

即使是我们中国,这两年的养老金还是涨薪的,已经说明了一切。

可财政兜不住,实体的危机又进一步放大了财政的危机;财政的危机,又不得不依赖砸钱发展实体经济,这导致实体经济中没有背景的中小企业更加困难。

也因此,实体危机与财政危机成为相互强化的两股力量,就如同美国现在出现了涨薪与通胀相互强化一般,让问题更为复杂,也难以妥善解决。

企业要救,居民要保障,还要对抗老龄少子化的趋势,债务又要还本付息不能出问题,疫情还像13点一样不断恶化,这才是艰难之所在。

面对这样的困局,拜登新政的策略也是很清晰:

加福利+玩基建

+

通胀洗债+美元洗债

=

寻求美国经济增长的突破

但是,这依旧是路线依赖,也就是照抄奥巴马的套路罢了。

整个新政的关键一环,恰恰是严重依赖内外洗债来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而在疫情的大背景下,全球其它国家出口艰难,根本拿不到美元,如何去买更多的美债,如何去承担更多美国洗债的“责任”?

唯一最有“潜力”扮演这个角色是中国,美国人又得罪了,对方已经很不配合了,美国人又如何洗债?

所以,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出来,拜登新政内在有着巨大的张力和冲突:

高开高打中美产业链战争

VS

美国需要更大规模的洗债诉求

很明显,拜登无法有效平衡这个张力,也就无法有效解决当前的美国实体和财政危机的巨大风险。

美国的通胀,本质上,也是美国的实体经济的危机。因为美国除了少数制造业,几乎其它全部外包给后进国家了。

现在实物通胀飙升,也就意味着外包商兜不住了,自己的制造业产能也起不来,这不是危机,什么才算危机?

———————————

可如果我们再来看看中国,这里的画面完全不同了。

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短短的小几十年里发展的如此迅猛,有一点是我们需要看清楚的:

中国政府有着不断自我颠覆、自我变革的强大内在动能。

90年代让国企倒闭、工人下岗,然后拼命申请入世。

次贷危机后发现严重依赖外需早晚要出事情,不断自己投资驱动。

投资驱动久了,发现宏观杠杆率要出问题了,过去8年不断调整经济和产业结构。

而川普2018年搞事至今,发现自己很容易被卡脖子,更是疯狂砸钱升级关键产业。

拜登上台,提升了中美产业链战争的烈度,中国也深化了自己投入研发的规模和决心。

每次走到了阶段性的瓶颈,体制成本就开始飙升,原有发展的模式带来的经济增长(收入)就有可能无法覆盖这个成本。

我们就拿眼下来说,现在中国公布的产业升级领域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都罕见的,估计欧美日韩看了都要傻眼。

不仅如此,在不断要求体制内单位过紧日子的同时,却不断把这部分的钱投入到更加前沿的产业升级中。这一减一加,直接将中国当前的变革直白地表露了出来。

事实上,欧美也需要这样的加减法。

只不过,他们要做的是减去对民众的福利承诺,因为他们的福利承诺是远远超过中国的。然后,把节省下来的钱投入到最前沿的产业升级中。

然而,这对于现在的欧美各国而言,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此外,中国还可以不断通过制度创新来谋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美国很多制度已经发展了很久,都已经非常成熟,能够短时间依赖制度变革获得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空间非常有限。

也因此,尽管美国的经济实力继续是远远高于我们的,但是,就增长速度和潜力而言,我们是可以碾压他们的。

这也就意味着,美国要想轻易摆脱本轮的实体和财政危机,很难很难很难。

反之,中国现在可以依赖自己的制度变革红利,依赖成功的加减法操作,就可以很好地腾挪出产业升级的巨大空间。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真正要防外部风险地点,不应该仅仅停留在金融市场的冲击波,而更应该聚焦于欧美日韩长期的实体和财政危机上。

这种危机,都是50~60年一遇的,往往伴有经济增长的长期停滞,物价的长期高位运行,就业艰难。

西方绝对不会放任我们成长,而是会想尽办法阻挠我们的发展,各处设局。

这就像社会底层的人一样的思维,我不好,那我也不许你好。

更何况,主要发达国家经济本身出问题了,也会影响他们的对外投资,影响他们的物价,影响国际贸易,影响他们的内需。

所有这些,都将在不久的将来加剧我们快速产业升级的难度。

看看这些发达国家的大佬们,现在都是在说故事,可后面恐怕就要变成事故了!

财政危机,当政府信用都被透支殆尽,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因为没牌打了,就会耍无赖了~来源:温柔松鼠

最新相关

2024年我国城市更新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

1月21日,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消息,2024年我国共实施城市更新项目6万余个,完成投资约2.9万亿元,综合性成效逐步显露。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不断创新多元化城市更新投融资机制。12个省设立了专项资...

北京住房公积金试点可直付房租

1月20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关于开展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结合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业务实际,创新推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直付房租"业务模式,进一步加大...

机构: 非洲工程机械市场快速增长

东吴证券发表研报称,2019-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中国外交部公示的非洲54个国家/地区)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从2019年的47.8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78.8亿元,期间CAGR达30%。2024年,中国出口非洲工...

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锐减74%

2月7日,据英国造船和海运动态分析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布的数据,1月全球船舶订单量为146万修正总吨(CGT),同比锐减74%。其中,韩企接单量为90万CGT,占62%,排名全球第一。中国以27万CGT(19%)紧随...

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5年全球第一

本报讯(记者赵萍)近日,工信部发布了我国2024年全年造船业的最新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我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具体来看,2024年,全国造船...